MEIJU 生活誌

Apr.2020

插畫,家 — 與插畫家的閒畫家常

對於家,你有什麼想像?本期生活誌,我們很榮幸訪談插畫家朱勵雯,從她沾滿豐富色彩與剪貼層次的作品裡,分享她的生活情懷和家的風景。畫紙大概是自稱有點沈默又悶騷的勵雯,最瀟灑奔放的自在空間了!小時候便很喜歡在山林田野間四處遊蕩的她,喜歡繪本、花草樹木、旅行、聽別人的故事,也寫自己的故事,更喜歡把他們畫出來。

美居 X 會客室 MEIJU TALK

光陰的故事:勵雯和插畫的認識

「我從國小到高中一路都是美術班,但屬於那種不會被派出去比賽的那種學生。」勵雯靦腆地敘說著。因為素描、水彩等傳統寫實與技巧上的表現和高手如雲的同學相比沒這麼突出,在藝術被打分數的學業制度下,其實沒什麼自信。「但,還是一直持續畫著自己喜歡的東西。」儘管相隔著電腦螢幕進行視訊訪談,仍感受到她溫柔而堅定的熱情。

 

「對於感受到自己對插畫的天份和肯定,大概是在高中時期吧!特別是一門課叫『創意表現』的課,老師就是我的班導,帶課風格很自由,當時教室裡還養著兔子當同學,我們甚至在教室裡蒸饅頭、烤麵包呢。」值得一提的是,有次全班集體畫給導師一張卡片,老師後來在勵雯的週記本上留言,寫道他一眼就能辨識出她的插畫。那看似平凡的一句話,起了很大的鼓勵作用,「我真的好感動。」透過那門課,除了認識到美術專業技巧之外更多的創意思考和發想,也逐漸強化了對自己繪畫風格的建立和信心。尤其在學生時期,拿到相對自己和同學高的成績,是成就感的來源,也是很開心的事。

題材靈感與風格養成

升大學時,勵雯探索了和原先美術專業有些相關,但很不一樣的領域——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。當時考試的題目非常有趣:「畫豆漿油條的一生」。或許大部分的考生描繪了豆漿和油條從原料開始的製作過程,而她憑著直覺聯想到了豆漿油條被人們吃進去到….出來的過程。勵雯笑著表示可能因為這樣特異的思考,誤打誤撞被注意而順利錄取了。開始認識服裝設計後,發現服裝涵蓋的內容很廣,從概念起源、造型設計,到打版、選料、車縫等等,需要很好的統合能力,才能把設計概念原汁原味、完整地轉構成實際成品。「2D轉化成3D的執行,正是我所欠缺的能力」,了解自己弱點的同時,勵雯也注意到自己對於服裝畫、作品集、電腦繪圖等平面相關創作的熱情,更加清楚確立了自己的強項。而當時服裝課色彩學和織品學的應用,也潛移默化影響了勵雯對於配色的敏銳度和材質使用的呈現。例如近期的創作中,她嘗試利用剪貼紙張,透過自然產生的厚度和陰影來凸顯主題,搭配使用海綿拓印堆疊出層次感。

 

「對了,我格外喜歡撞色印花!」不只興奮的表情,我們的確可以從插畫作品中看到明亮快活的色彩,以及對比補色的大膽使用。「會用到大地色系,可能就是數不清的花草樹木了。」作品中的花花草草和無所不在的大自然元素,來自勵雯在老家花蓮鳳林的童年。小時候住花蓮爺爺奶奶家的她,每到寒暑假便會回到花蓮,時常和表、堂兄弟姊妹遊晃在林野與溪水間,看遍田野隨四季變化的風景。春天穿梭在蔥綠點綴著粉紅盛開的桃花、櫻花小徑,夏天在暱稱為「水源地」的小溪玩水跳石頭,秋天踩著滿山落葉,冬天享受窩在家裡的溫暖。不久之後大家便可以欣賞到勵雯受上德開發邀請的插畫創作,感受在四季景物的更迭間,人與自然和諧相親,與家人朋友作伴的快樂滿足。

留學英倫

大學四年後,勵雯清楚知道畫圖仍是自己最喜歡的事,申請了倫敦藝術大學就讀插畫課程。透過各種不同的課程,例如短片動畫、版畫創作、小誌創作、場景佈置等,認識插畫在各個層面的適用性以及多樣性。「當時找到了一份保母以及教中文的兼職,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孩子一舉一動,成為了我日後創作繪本的靈感來源之一。」漸對繪本創作產生莫大的興趣的她,進入劍橋藝術學院,專注在童書插畫。繪本創作是當時很重要的學習,從腳本發想、內頁插圖發想、彩稿繪製,到最後的排版、裝訂、印刷,有了完整的練習。而文字與圖像間的敘事,如何拿捏協調是尤其重要的功課。

 

「記得一位性格非常強的老師,有一次在討論作品時卡了關,他丟出了一句:『 Stick to your guns! 』要我找出自己的強項,堅定的去畫就對了,一定會找出一條路的!」那句話讓勵雯留下深刻印象,注入強而有力的自信。

插畫作為職業

「其實我不喜歡沒有穩定性的生活,接案初期讓我很沒有安定感。但因為生病離開固定薪水的平面設計師職位,深刻意識到珍惜生活的重要。剛好也利用養病的時間,試試看做真的想要做的事。」停頓了一下,勵雯苦笑:「畢竟世事太難料,原本安排好的教學工作也因為肺炎疫情取消了。」說起來或許矯情,但好好認識自己,每個人往想要過的生活努力邁進,就是各行各業興起與社會健康發展的基底。

創作繪者推薦

利用色塊展現繽紛童趣的陳姝里、融合水墨與版畫的周見信、擅長解構重組具哲學性啟發的達姆、經常本名被誤認筆名的王春子….等人的書籍是勵雯桌邊的收藏,也是她最欣賞的台灣插畫創作者。

 

「若要挑選一個我的最愛,非Valerio Vidali莫屬。」義大利插畫家Valerio Vidali(瓦勒里奧.維達利)歷年獲獎無數,難得的是每次的作品都突破了以往的創作,浮雕、壓印、剪洞、遠觀近看各個視角….每本書都走出了不同的路線,「他使用的技法其實很簡單,但是圖像敘事完全不無聊,每個階段的作品都具有很大的能量!」特別推薦《 The Forest 森林 》和 《 Hundred: What You Learn in a Lifetime 零至百歲的步步人生 》兩本繪本。前者以比喻性手法,講述人們到森林裡去探險,就像在人生的森林裡漫步,如同人類的生命週期,森林會成長、衰老,然後新生 ; 後者書本的每一頁代表一個年齡,一頁一頁地翻讀0到99歲,人們在不同的階段玩著不同的遊戲,以及學習和感受不同的事與情。

 

除了上述的繪者,勵雯其實對於未經傳統或主流藝術教育或影響的創作非常感興趣。原生藝術(Art Brut)的概念起始於尚.杜布菲(Jean Dubuffet1901-1985),他主張藝術應該是基於作者內在感受、獨創靈感自然流露而創作的,非遵循學術舊規、商業性或經過文化加工的。原生藝術含括素描、彩畫、刺繡、手創、雕像….各種類型的作品,而創作者通常都是沒沒無聞、與職業藝術圈沒有關係的人,例如精神病人、通靈者、農夫、婦女、小朋友等等。從原生藝術創作,我們看到自發自主的獨創性,單純而直白的情感流露。

回家

訪談中,不時傳來雀躍鳥叫聲,原來那如同播放大自然音樂專輯的背景音,是勵雯家中房間窗外那棵樹上的固定成員演唱。對與家人關係親密的勵雯來說,家是一個穩固的存在。在外不論遇到什麼困難,經歷了什麼風雨,內心都知道「家一直在那兒,不會跑掉。」這樣的安心和安全感,對生了場病的她來說有著更多感觸。家,是身體和心理永恆的支柱,也是認識自己有多幸運而滿足的地方。原來,家在勵雯的筆下不一定要是有煙囪、斜屋頂的小盒子,家存在於生活中的每一件事,事情住著令人放鬆的心情。家,是無所不在的風景。

 

現階段的勵雯,專心好好接待每個迎來的獨立專案,「至於未來的規劃,因為認知到身體與外在的不定性,我決定且走且看。但確定的就是活在當下,很期待未來!」會笑的眼睛裡,有著小時候在山林田野間快樂走跳的她。

插畫家簡介 X LI-WEN CHU

|朱勵雯|

 

半個嘉義人,半個花蓮人。曾經任職文具禮品公司的美編及平面設計。

 

喜歡以水彩混合不透明水彩、壓克力、鉛筆及色鉛筆、電腦拼貼及繪圖等等方式創作。溫暖繽紛的色彩,細緻的線條是她作品一貫的調性。不畫圖的時候,喜歡攝影及閱讀。現為接案插畫家,並仍持續地在創作路上探索前進。

 

個人網站:http://li-wenchu.com/

Instagram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liwen_chu/

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ulianchuliwen/